臺銀人壽
>
保單活化專區
>
保單活化介紹
保單活化專區

保單活化介紹
 

前言
 

功能性契約轉換,就是媒體報導提到的「保單活化」。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國人退休生活的期間拉長,退休金的需求也越益增高,「活得久、活得好」成為國人關注焦點。功能性契約轉換,就是媒體報導提到的「保單活化」。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國人退休生活的期間拉長,退休金的需求也越益增高,「活得久、活得好」成為國人關注焦點。

金管會考量到許多人投保的壽險只能在過世後以保險金獨厚受益人,如果有機會能將壽險保單做適度的轉換,成為退休生活可運用的現金流,會更有效益。因此,金管會就在2014年8月底宣布實施保單活化政策,開放保險公司協助民眾,將手上的終身壽險轉換為其他險種的保單,即為「功能性契約轉換」。

『功能性契約轉換』對保戶有甚麼好處
 

調整既有壽險保障▸

保戶在投保壽險時,常係優先考量照顧其他家庭成員的經濟需求,包括房貸、生活費。隨著保戶步入中高年,其他家庭成員的照護需求就會越來越低,這時的壽險需求已不如投保壽險當時這麼高。透過「功能性契約轉換」就可以不需透過保險單借款或解約方式,調節目前過高的壽險保障。

補足醫療照護需求▸

「功能性契約轉換」得以藉由既有保險資源重新分配,以目前認定過高的壽險保障轉換至健康險或長期照護險,補足步入中高年後增高的醫療需求及照護需求。

避免保險高齡不利▸

步入中高年的保戶在意識到自有經濟需求、醫療需求及照護需求時,即使有心規劃保險預應,也常因為年齡及體況不許可,而無法投保,或需繳納對應高齡保險年齡的高額保費。保戶現在可以藉由「功能性契約轉換」,降低高齡投保的困擾。

期限內享回復權利▸

「功能性契約轉換」屬政策性轉換,保戶可以在三年內評估是否適合自身需求,決定是否轉回原保單。

保戶是否適合辦理『功能性契約轉換』
 

先檢視已保的保單內容▸

以臺銀人壽為例:要保人以投保現有本公司之非投資型人壽保險契約(以下簡稱原契約),持續有效至第三保單週年日,得依相關規定與限制,申請將原契約全部或部分(以下簡稱轉出部分)轉換健康保險。

再檢視自身條件與需求▸

臺銀人壽希望「功能性契約轉換」得以協助保戶解決生活費用不足的經濟風險及醫療、長期看護需求的健康風險、照護風險,建議保戶檢視自身條件,再決定是否辦理。

  1. 中高齡且主要僅購買保障型商品之保戶。
  2. 對於家庭的責任及保障額度的需求相對減少,當初投保壽險保障之動機降低或消除。
  3. 期待退休後的老年生活能有醫療需求最重要的規劃項目。

臺銀人壽對『功能性契約轉換』的服務
 

臺銀人壽肩負國營事業營利目標與社會責任雙主軸發展的企業責任,積極配合監理政策,協助高齡社會建構經濟自主照護系統,建構「功能性契約轉換」方案滿足保戶的保單活化需求。為維護保戶權益,臺銀人壽特別規劃以下作業。

  1. 轉換前對要保人或被保險人進行適合度評估。
  2. 轉換生效後全面電訪並錄音存檔。
  3. 轉換生效後,除特定例外情形外,提供保戶3年內回復原契約之權利。

結論
 

 「功能性契約轉換」係金管會的創新政策,藉以協助高齡社會以既有壽險資源活化運用高齡照護及高齡資金需求。保戶可視所投保保險公司提供之方案,考量實際需要自行決定轉換之方案,並務必於同意轉換前,詳加審閱相關資料,確認並完全清楚新、舊契約之相關權利義務後,審慎選擇。